砥砺奋进的五年(连载七)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强力推进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18-01-03
浏览:7580次
砥砺奋进的五年(连载七)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强力推进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迈入调整期的“新常态”,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变得更加复杂也将成为我们全社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难题。2003网站太阳集团作为地处闽东的一所欠发达地区普通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积极贯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5〕37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闽教学〔2016〕25号)等文件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借力当地政策优势,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打造区域大学生创业交流实践特色平台,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一是领导重视,大力支持,确保建设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四创精神”即:创新意识、创先胆略、创造才能、创收本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开创了欠发达地区普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BEST”模式(基地Base、激励Encouragement、平台Station、团队Team)。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创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组织管理体系、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各合作单位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研究与服务应用等方面实现更为深入全面的合作,共享优化资源、提高整体研发应用实力,促进区域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整合资源,强化合作,打造特色基地。
在完善原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合作单位已经有的软硬件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实现优势互补和设备资源共享,避免传统体制下各自为阵、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建立共享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网上公开。大力加强与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德团市委等合作,逐步形成集科技创新、创业培训、创业交流、项目孵化于一体的特色创新创业基地。目前,我校已成为了省内唯一一所集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市大学生创业园、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省众创空间等5个重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于一体的高职院校。
三是机制保障,奖助并举,助飞创业梦想。
建立了“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工作服务体系,广泛为大学生提供相关创业政策解读,工商、税务登记,项目论证等咨询、培训、指导“一站式”服务,积极出台一系列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在校生和毕业生(毕业五年内)自主创业,创业项目(学生为法人或者出资总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30%)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并经过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实地查看认定确实符合实际创业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给予每个项目一次性发放5000-6000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在校生和毕业生(毕业五年内)参加各级创业资助项目评审、创业大赛获得相应资助或奖励的,学校将按所获得的资助或奖励的金额的5-10%给予一次性配套补助或奖励;如相关赛事没有奖金的,学院将按赛事的级别给予1000-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四是汇聚力量,搭建平台,确保服务质量。
把握区位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工作。突出培训实践环节力度,积极开展各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和交流活动,指导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经常到相关企业或创业园实践,丰富创业的实践能力;遴选优秀创业团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促进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积极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实践平台,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从2009年至今,我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共获得国家级创业大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省级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市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县(市)级一等奖1次;共有2个项目获得福建省“创业之星”荣誉称号,15个项目获得“创业之星”提名奖,入围“创业之星”提名奖数目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累计获得创业扶持奖励44万元;共有8个项目获得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累计获得资助项目数及奖励金额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首位。另外,有14个项目获得宁德市级资助,累计获得宁德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项目数及奖励金额位居第一位。三年累计获得省、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资助金额达132万。
五是内培外引,锤炼团队,提升整体实力。
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内外创业教育项目师资培训班、研讨班,到企业学习,丰富教师创业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大量聘请企业家、律师、金融、税务等各行业各界集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于一身的专家担任校外常任创业导师,强化师资队伍作用。通过专家和成功人士的切身创业教育经验和案例,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加有效专业指导和服务,助推成功创业。
砥砺前行,五年的艰辛,五年的奋斗,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等相关主流媒体都报道了我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及事迹。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因此,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富有创业精神和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依然是我们矢志不移的教育目标。作为一所欠发达地区的普通高职院校,面对生源数较少、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经费紧张的现实,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有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积极转变教育教改思路和勇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秉承“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校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助飞“中国梦、创业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