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2017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18-03-29 浏览:7040次

2003网站太阳集团

2017年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7年信息化建设任务共14个大项,31个验收点,现已完成14个项目,29个验收点,并完成任务项目外“校园门户网站建设、一号教学楼多媒体和学校办公电脑采购、办公楼网络布线及8号学生公寓桥架建设、校园安防监控系统”6个项目,项目完成率142.85%,验收点完成率93.55%,2017年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232万元,实际完成投入资金462.05万元,超额投入资金230.05万元,同比2016年新增投入355.69万元。

2017年学院信息化建设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一站式服务”的规划建设理念,逐步推进“数字宁职”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由于时间紧,完成论证、立项、招投标程序多,2017年10月1日起,政府招标文件变化,7月7日完成专家论证会的“无线覆盖”方案,至10月挂网开标,受到质疑,项目建设未果,方案正在重新修改中;新校区5栋楼宇正在建设,网络布线无法验收。其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字校园建设

学院完成校园网主干建设,实现办公带宽达到100M;全校共有信息点3000个,2017年对门户网站进行全面改造;完成负载均衡,校园网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条链路共700M与Internet连接,2017年按国家网络安全二级等级保护要求,完成校园信息系统(含网站)等级保护的定级和备案,投资170万元完成网络安全保障平台建设,网络对内对外服务不间断,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与网络访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另外,学校改建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完成165个网络视频监控点,实现安装了主要路口和位置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为学校的数字安防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基础。

校园网络可提供的服务有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OA办

公系统)、校园数字化信息平台等17个信息系统,改造校园门户网站,完善易班工作站,现有一个总站(40平米)及五个系部分站,易班自开通以来,现有注册用户4502人,其中校方认证数4009人,认证率达89%,通过易班工作站,开展校内比赛,遴选优秀项目参加省级大赛,同时易班软件已用于安全微伴、党员“两学一做”学习、优课等网络教学中;建立微信查询和缴费系统,补充网上查询系统及学生缴费系统的功能,购买会计凭证影像化系统相关设备;学校现有54间多媒体教室,并对1号教学楼25间多媒体教室进行改造,按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完成公共机房一室云桌面建设方案;完成网络教学平台项目建设,包括(通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播课教学与流媒体支持平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平台建设)。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改造更新电子阅览室二室1间,购置万方数据资源库, 截止目前电子图书43.7万册、电子期刊4600种1609万篇,相应的电子存储容量达13T,完善移动互联平台设备设施,购置自助借还书机,建设图书自助归还系统,做好网络建设、平台运行维护;实现数字化档案和媒体资源的科学管理,不断扩容馆藏,学校各类载体文件材料及音像材料全面实施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学校网络教学应用、专业课程展示的一体化,实现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网络化和动态化管理;围绕专业建设,对精品视频共享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的建设成果进行动态化、整体化的对外展示,积极拓展“慕课”、“微课”资源,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引进21门优质网络通识慕课供学生选修,建设微课34件,课程库课程资源388门,教师自建专业课程资源66门,映射322门,已开课程24门,归档课程97门,通过网络答疑270条,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申报5门,与浙江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国家级“茶叶专业教学资源库”,与黎明职业大学共建国家级“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与技艺传承”教学资源库,专业资源库素材759份。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程,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翻转课堂教学、MOOCS教学、混合教学等多模式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 搭建“学习通”应用软件,与教学平台对接,采用移动直播课堂教学新模式;如数控技术专业借助网络辅助教学引进胡格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推行“教、学、做”合一, 专业课采用模拟仿真教学形式,学前教育、商务英语其他各骨干专业借助网络辅助教学形式,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将博客引入到教学中,使博客成为辅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为师生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等等;多种方式跟踪教与学的过程,对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有效记录和统计,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上,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举办了校内首届教师微课制作大赛,在线评审与作品推荐6件,从中遴选一支信息化教学团队参加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福建省“网龙”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荣获二等奖,实现了首次参加大赛获奖零的突破。另外,与超星尔雅公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举办两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参训教师人数达100人,20多名教师参加宁德市教育局主办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多名教师积极参加省内外信息技术专项培训等。

四、主要成效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建成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有线网络全覆盖的高质量校园网,校园办公效率大幅度提高;媒体资源和档案文档管理走向电子化和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逐步走向数字化和信息化,初步构建了动态化、整体化的对外展示效果;学校各类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和发展,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信息化和工作、学习、生活智慧化;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比赛等,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程,开展多模式教学,信息技术在学习、教学活动的应用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五、努力方向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整体还是相对薄弱,特别是校园网基础设施性能、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和信息技术应用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十三五”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期间,为加大力度深入推进“数字宁职”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环境,增强知识信息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职业培训、科研开发、行业企业及社会的能力。2018年开始,初步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在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实施校企协同创新,联合推进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联合建设智慧校园示范校。 

附件: 2016年和2017年信息化建设主要项目对照表


 :2003网站太阳集团2016年和2017信息化建设主要项目对照表

建设内容

2016年

2017年

进步情况

投入资金

106.36万元

462.05万元

超额投入资金230.05万元,同比2016年新增投入355.69万元。

数字校园建设

1.校园主干建设

校园主干链路改造,网速600M+100M

校园主干链路改造,网速600M+100M,并完成负载均衡

完成了负载均衡

2.校园管理平台

15个信息系统,信息点3000个

17个信息系统,信息点3000个,新建网络教学平台和档案馆文档一体化平台,改造校园门户网站,初步形成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完善易班工作站,现有一个总站(40平米)及五个系部分站,建立微信查询和缴费系统,补充网上查询系统及学生缴费系统的功能

增加2个信息系统,新建网络教学平台和档案馆文档一体化平台,改造校园门户网站,完善易班工作站,建立微信查询和缴费系统,

3.安全保障平台

防火墙五个库软件升级、安全等保设备采购中

按国家网络安全二级等级保护要求,完成校园信息系统(含网站)等级保护的定级和备案,投资170万元完成网络安全保障平台建设,投资86万元建设安防监控系统,学校有165个网络视频监控点,

按国家网络安全二级等保要求,完成网络安全平台建设,建成校园安防监控系统。

4.数字化专门教室建设

54间多媒体教室,公共机房3间,全部完成标准化考场及巡考系统建设

54间多媒体教室,全部完成标准化考场及巡考系统建设,同时完成一号教学楼25间教室多媒体的改造任务,3间公共机房,按福建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完成公共机房一室建设方案,2间智能化语言实训室,新建动漫室一间

完成一号教学楼25间教室多媒体的改造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

录播室1间,课堂录播6间,教学资源库1个,上网慕课2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5门,在建11门;27位教师微课作品录入教学资源库 

录播室1间,课堂录播6间,新建微课录制系统1套,完成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任务,引进21门优质网络通识慕课,建设微课34件,课程库课程资源388门,教师自建专业课程资源66门,映射322门,已开课程24门,归档课程97门,通过网络答疑270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5门, 与浙江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国家级“茶叶专业教学资源库”,与黎明职业大学共建国家级“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与技艺传承”教学资源库。

建设微课34件,教师自建专业课程资源66门,映射322门,已开课程24门,归档课程97门,通过网络答疑270条,与浙江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国家级“茶叶专业教学资源库”,与黎明职业大学共建国家级“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与技艺传承”教学资源库。

2.图书数字资源

35万册,4.8T

电子图书43.7万册、电子期刊4600种1609万篇,相应的电子存储容量达13T

电子图书增加8.7万册,相应的电子存储容量增加8.2T

3.媒体资源、档案资源

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和档案馆文档一体化平台在建

媒体资源和档案资源管理走向电子化和信息化

媒体资源和档案资源管理走向电子化和信息

信息建设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微课制作培训40人,多人次参加省内外信息化建设专项培训。

1.举办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陈文彬、高卫斌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获三等奖;

3.何骏超教师参加省消防总队动画设计比赛获三等奖。

4.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赛项三等奖

5.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高职职业技能三维动画比赛 两个二等奖

6.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高职职业技能网络技术比赛“三等奖”

7.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高职职业技能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比赛“三等奖”

举办两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培训人数达100人,20多名教师参加宁德市教育局举办微课制作培训,多人次参加省内外信息化建设专项培训,举办校内首届教师微课制作大赛,遴选优秀团队参加福建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二等奖。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程,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研究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MOOCS教学、混合教学等多模式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

1.叶登舞、何骏超教师参加福建省“网龙杯”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荣获二等奖。

2. 何骏超、谢倩玮、林美珍参加2017省高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动漫制作;二等奖1项:动漫制作;三等奖2项:动漫制作和移动开发

3.高卫斌、李晶晶教师参加第一届宁德市电商扶贫技能大赛。其中美工设计组获得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电商扶贫营销策划获得三等奖一项、电商扶贫短视频三等一项。

4. 高卫斌、陈锐颖教师参加第二届“奥派杯”全国移动商务技能竞赛获福建省赛区竞赛二等奖

5.学校举办2017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

 

 

 

教师培训力度增加80多人,举办校内首届教师微课制作大赛,1支团队或省二等奖,搭建“学习通”应用软件,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课程,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翻转课堂教学、MOOCS教学、混合教学等多模式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