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火,担当有我”|教育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3)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2-08-12 浏览:773次

以“服务人民、奉献社区”为宗旨,教育学院学子们积极参与各类社区管理和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志愿服务水平,通过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努力实现社区居民“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活动”,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9W学前1班冯梦悦


这一次的志愿活动看上去很简单,就是为环卫工人分发水和食物。但是在这种夏日炎炎的天气里,看着环卫工人满头大汗却依然露出质朴的笑容,满口谢谢时,我的内心也承受着一股压力。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默默付出就没有我们舒适干净的城市环境。经过了这一次的活动,我感获颇多,虽然身体很累但是内心非常开心和满足。为美丽的城市贡献出我微薄的力量的同时,我也能体会到社会生活的不易。这样的爱心志愿活动应该继续下去,继续传递爱心,传播正能量。

19W学前1班肖慧


暑假我参与了社区服务志愿活动。我们负责投放浮筒以及进行金融知识宣传,志愿者们互帮互助,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为提高市民金融意识,为游泳的市民们提供物品,也为安全保障贡献出一份力量。

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做到知行合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志愿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自身价值。

19W学前1班严潇潇


志愿者很平凡,平凡的面容、平凡的制服;志愿者?不平凡,不平凡的内?、不平凡的精神。我?直认为志愿者是?学生的另?重身份。将自己的热情与微笑传递给他?,是志愿者的职责。经过这次活动,我发现把我们的热情、微笑,乐于助?、勇于奉献的精神传递给身边的?,让?家感受到感恩的力量与温暖,这才是志愿活动的意义。

19W学前2班余星阳


我的主要工作是阻止附近的商家和居民占道经营,违停车辆,管理好每一间店铺门口的卫生以及杂物的堆放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改善我们小区附近店铺的环境、卫生、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在我们志愿者的管理下,这些问题改善了不少。这次的志愿活动让我体会到,想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需要每个人的配合。

20小教3班梁晨微


今年暑假,我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秉持着热情服务,真诚奉献的精神我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来到家乡的村委会帮忙整理资料。这次活动让我更好地体验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精神和态度。
我觉得档案整理是一项极其繁琐的、极需要细心和耐心。按“件”收集整理材料,核查后逐页打码并组卷,按要求将材料装订、盖章、编码,将材料信息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接着将材料按要求分类装盒,打印当年归档目录,这些环节每项都缺一不可,并且只要有一个地方疏忽大意,不小心出了错,所有这些环节就必须又得从头来过。整理过程其实是很枯燥乏味,但是工作人员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在平凡岗位作奉献,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学前2班刘欣榆


7月18日早上,在溪美中节能佳龙超市门口市区义工联络处联合白沙崎社区举办了一场关于“服务社区,义起行动”义诊义剪活动,社区居民们有序的排队等理发。活动现场我们显而易见义工家人们拿着扇子在服务居民们,丝毫没有因为高温而影响活动的进行。

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礼貌的过程。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所以,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进取参与。

21小教1班林惠玲


在这个暑假,我到社区参与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在社区中为大家清理街道上的垃圾,规整摆放电动车和摩托车,并通过发放单子调研大家对社区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建议。我感激这次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无论在社会生存能力上面,还是在为人处世上面,都有一定的收获。作为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在返家空闲的时间里,参与返乡实践活动是必要的。

他们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更好地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居民自我服务、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居民“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共同参与社区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当中。教育学院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学院学子们坚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文明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教育学院

编辑:陈瑶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