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下乡”社会实践 | 实践路上释放宁职热血,走进霞浦共建青春时代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19-09-05 浏览:993次

2019年8月28日上午,在校团委许建平老师的带领下,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团委赴霞浦实践队正式出发,前往宁德市霞浦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从学校出发,前往霞浦)


以“松港”先行,构建无毒家园

  为营造全民禁毒的社会氛围,让毒品教育宣传深入到每个角落,让禁毒的种子扎根于每一个人心中,8月28日下午实践队走进霞浦县禁毒教育基地。

在禁毒教育基地,霞浦县禁毒办陈警官结合实际工作为实践队详细讲解毒品知识、毒品危害、毒品预防以及毒品管控四大部分。

(陈警官(右1)为实践队讲解禁毒知识)

(实践队队员体验“毒面”)    

(了解禁毒大事记)



(陈警官与实践队合影)


参观禁毒基地后,陈警官带领实践队在松港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并前往松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工作站参观交流。

(实践队队员下社区宣传)

(陈警官和实践队在松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工作站参观)

(陈警官和实践队在松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工作站交流)

(实践队与陈警官、戒毒工作站工作人员合影)


通过此次禁毒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实践队防范和拒绝毒品的意识,从青年宣传做起,为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献上青春力量。


信访基层,安民之道

1988年12月20日,首个"地、县两级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在霞浦县委党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带队参加接访,拉开了宁德地、县、乡三级领导下基层接待群众来访日的序幕。8月29日上午,实践队前往中共霞浦县委党校,在讲解员林芳银老师的讲解下,实践队成员们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信访工作"四下基层"工作故事。

(林芳银老师(左1)为实践队员讲解“四下基层”)

(实践队员与霞浦县委党校老师合影留念)


霞浦风情,尽在九馆

霞浦县九大馆体现了霞浦的船屯文化、城堡文化,设有博物馆、大剧院、科技馆、城市规划馆、档案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活动中心和职工之家。参观霞浦县委党校后,实践队来到霞浦标志性建筑群——九大馆进行参观学习。


科技馆


城市规划馆


博物馆


青春献志愿,宁职学子在行动

29日下午,实践队走进霞浦县城北社区,与社区志愿者们共同携手,向社区居民、行人分发关于禁止摩托车、电动车安装太阳伞(蓬)的通告,以我们小的志愿行动为建设美丽县城做出大的发展。


传承革命精神,红色历史柏洋

红色文化遗产是人民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霞浦县柏洋乡属省定老区贫困乡,革命传统底蕴丰厚,早在国内二次革命时期,曾是闽东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的圣火布满全乡28个村,留下了众多红色遗迹。

为更好学习红色精神,传播弘扬红色文化,8月30日上午,实践队成员驱车前往柏洋乡,柏洋乡团委书记谢瑜珈先后带领实践队参观了中共霞鼎县委成立旧址纪念碑、中共闽东特委霞鼎办事处旧址纪念碑、许旺烈士纪念园、陈墩暴动纪念碑等革命遗迹,讲述了柏洋乡人许旺、戴炳辉、邓树康、董长铃等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让实践队员感受到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自觉担负起时代责任,为传递革命力量。


中共闽东特委霞鼎办事处旧址纪念碑

许旺烈士纪念园

中共霞鼎县委成立旧址纪念碑


观“东山”建设,悟扶贫之道

东山村位于霞浦县三沙镇西部,共有413户1560人,是一个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少数民族村。过去,东山村大部分群众居住分散,山高路陡,自然条件恶劣,过着难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地瓜米,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三沙镇调研时强调,“要集中力量解决茅草屋问题”。多年来,东山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实推进茅草屋改造、造福工程搬迁工作,坚持产业“造血”。

2019年8月30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三沙镇东山村调研东山村的脱贫情况。东山村主任陈李寿热情地为实践队队员讲解了近年来东山村的变化与发展并介绍了东山村脱贫发展三部曲:一是“依山”巩固发展特色种植业;二是“靠海”扶持发展紫菜养殖生产;三是整合资源发展村集体经济。东山村也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实现精准脱贫,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随后,实践队与陈主任一同参观了东山村的整体村貌,感受到东山村为积极打造特色民族村寨,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三沙墩柄排水沟整治前后对比:

在霞浦团县委的帮助下实践顺利结束,队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更展现了宁职学子与社会共成长,与时代共进步的砥砺奋斗精神。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