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化传媒系“文传支教,汇爱南岩”社会实践活动DAY2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0-07-25 浏览:565次

7月24日,清脆的鸟啼声打破了南岩村的寂静,伴随着炽热的晨风与草叶的清香,文化传媒系实践小分队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

“青山云捲读书声,幽谷日初人自耕”。南岩村山川秀丽,林苍竹翠,左右奇峰耸立,似猛虎蹲伏。在确保出行安全的情况下,社会实践小分队带领22名研学夏令营营员上山采集植物,为手工皂的制作和植物标本的制作做准备,小朋友们欢快地识花辨草。

WeChat 圖片_20200807113940.jpg

高山植物手工皂是南岩村的特色,也是南岩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方式。阳光学院林丽华老师在南岩村皂坊讲解并演示了手工皂的制作流程。社会实践小分队协助小朋友们将采摘的花草一起制作成手工植物皂,并和他们一起感受制作过程的快乐。

WeChat 圖片_20200807113953.jpg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古往今来,不管是喜悦还是悲伤,文人墨客总喜欢把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中,留下了许多有关自然植物的脍炙人口的优美诗句。但“花开花落终有时”,再美的花朵也有凋零的时候,为了留住植物的美丽瞬间,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识别植物和爱护自然,培养营员审美、动手能力,午休过后,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南岩村儿童之家开展植物标本制作活动。 

WeChat 圖片_20200807113958.jpg

实践队队员林耿生同学为小朋友们讲解了植物标本的意义、制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在他的指导下,小朋友们经过构思整体画面、选取植物标本、修剪铺平植物、装点各个小细节、吸水等一系列处理,最后将植物标本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压制,每一步都非常细心和认真。后续老师会组织小朋友们定期更换吸水纸直至标本成型。

WeChat 圖片_20200807114003.jpg

接着,队员唐俊杰同学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操作简单、艺术感强烈的蓝晒法标本制作,并展示了事先做好的蓝晒植物标本。这是一种通过日晒成像的工艺,利用铁离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生成普鲁士蓝色物质的特性,晒出蓝色的照片。每个人的蓝晒法制作的图像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朋友们惊叹其神奇之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社会实践小分队的陪同下,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在空白纸上用混合好的蓝晒液涂抹出各类有趣的图案。后续,将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进行日晒成像,小朋友们满心期待自己独特的作品。

WeChat 圖片_20200807114009.jpg

WeChat 圖片_20200807114014.jpg

夜幕降临,小朋友们再次欢聚于南岩村儿童之家,队员韦李海同学开展南岩村小导游培训,旨在培养一批“知南岩,爱南岩,夸南岩”的南岩“小导游”。他分享了一些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吸引游客注意的小技巧,讲解了站姿、坐姿等导游基本礼仪。在演示女生的坐姿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他借用汉服作裙子,以标准的姿势演示女生穿裙子的全过程,极大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随后,他通过丢手绢这个中国传统游戏,让小朋友们轮流用刚刚所学的导游知识介绍自己的家乡。最后,他根据自愿报名的小朋友优选出八名南岩村小导游,后续将对他们有针对性地指导,并让他们分别认领南岩的任意一个景点进行讲解。小导游培训接近尾声时,外面下起了暴雨,但是并没有浇灭小朋友们的激情,各个意犹未尽。

实践活动结束后,王传威老师开展心得交流会议,帮助同学们剖析教学优缺点,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当日参与教学的同学进行教学反思,其他同学吸取经验教训,做好接下来的支教工作。今后几天,我们将每天开展心得交流会议,在自我反思与相互促进中,不断成长,不断前行。

WeChat 圖片_20200807114036.jpg

出品:2003网站太阳集团

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来源:文化传媒系

编辑:罗惠欣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