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进行时 宁职在行动|我校创建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知识(三)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0-10-24 浏览:447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校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做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建设。

       目前,我校创建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这不仅是对全校各方面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我校迈向和谐文明校园的重要一步。作为宁职的一员,我们应该知晓哪些文明校园的内容呢?今天开始就和小编一起学习有关文明校园的知识吧……

1.JPG2.JPG


师生规范知识篇


        01.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十项准则是什么?

        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三、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六、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七、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八、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九、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十、积极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树立正确义利观;不得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02.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十不准是什么?

一、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三、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六、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七、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八、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九、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十、不得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03.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知识

有仁爱之心


       04.师德师风建设的“四个统一”指什么?

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05.四个引路人指的是什么?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06.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 内容是什么?

1.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3.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4.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6.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

7.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07.什么是师德建设“六禁令”?

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让学生

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08.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内容是什么?

(1)志存高远,坚定信念。

(2)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3)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4)遵纪守法,弘扬正气。

(5)诚实守信,严于律已。

(6)明礼修身,团结友爱。

(7)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强健体魄,热爱生活。


       09.“四有”好网民的内容?

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

屏幕截图 2020-10-24 221259.png

来源:校文明办

图片: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

编辑:林陈洁

出品: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