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来信:
老师好,我来自农村,家境一般,性格内向,而我的室友来自城市,家境优渥,性格开朗,拥有好多朋友,我有时会很羡慕他,心里偶尔会有一股莫名的自卑感,我该怎么办?
老师回复:
同学你好,非常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愿意与我诉说你的烦恼。坦白说,老师曾是一名“小镇做题家”,从稍显落后的家乡来到热闹繁华的城市,接触到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同学,内心难免有些不适应,所以老师非常理解你当下的感受,在这里,老师想与你分享的是:如何尊重个体差异、超越自卑心理以及包容彼此差异。
首先,尝试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悦纳自我。一般来讲,社交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慰藉与分享快乐的一种方式,当我们能够从社交中获取快乐与幸福时,社交便拥有了温度,但如若我们仅将社交视作无奈的交涉,并不能从中感受到愉悦,那么社交便失去了色彩。所以,开朗也好,内秀也罢,请充分感知自己的社交体验,并学会接纳自我的社交状态。请相信,只要怀揣一颗热忱的心去拥抱生活,用真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你也会拥有美好璀璨、幸福温暖的大学生活。
其次,尝试超越自卑心理、寻找自我闪光点。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其《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及:由于个体差异,人人都有可能自卑,但“自卑感”并非是贬义词,只是一个状态词。人的行为源于自卑感及对其的超越与克服。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成长环境的差异,并不能妨碍我们去努力。老师了解到你编程的能力很强,也很热爱计算机专业,那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到个人发展重心,不断夯实专业本领,用知识去改变人生!
最后,尝试培养包容心态,为目标而奋斗。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决定人生的起点,但能够确定人生的终点。大学既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你们要学会以包容平和、不卑不亢的心态来与成长环境各异的舍友相处,不盲目攀比,不自我迷失;大学还是一个“新起点”,正值青年的你们,更要以久久为功、笃行不怠的姿态去追逐人生理想,拥抱星辰大海!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走出迷茫、拥抱生活,如果你还需要帮助,老师一定会及时予以解答,期待你的再次来信!
来源:高校辅导员在线
出品:2003网站太阳集团网络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