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2018
两个世界在这里相遇
TO
FOREVER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梦顶约书,这次小宁要带大家一起去天津,去看一看这个交汇的城市,了解一下作家蒋建飞和他的书《燕赵悲歌》。
Chapter 1
沿着海河大道去天津的金融区,可以看到一片老洋房,那些建筑当时是欧洲人的银行、俱乐部、金融机构等等,那种恢宏的气势毫不逊于上海。天津的一家酒店,它叫利顺德,是十九世纪末的一家老酒店,当年李鸿章、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还有罗斯福的女儿都在那里住过,那感觉就像上海的和平饭店,或者北京的老北京饭店一样。
天津的崛起一方面是因为它被拓为通商口岸,另一方面也跟它是北洋大臣的驻地有关系。1870 年起,曾国藩、李鸿章先后驻在天津。他们在这个城市进行了很多崭新的实验——建学校,修铁路,引进电话、电报……各种新事物都在这里展开。
看到那些老建筑,想起它过去的历史,就非常感慨:这个城市怎么到今天就突然沉睡了?它好像没有太多新闻,上次它产生新的故事,还是因为一场大火,出了一场灾难。所以它为什么丧失那种活力了呢?天津应该是更多样的、更包容的,甚至应该是乱糟糟的,这乱糟糟中蕴含很多新的生命力,它是两个世界的相逢之地。
或许这也是天津的一面吧,那些真正的革新者在这个城市感到受到沉痛的负担,内心倍感苦闷。
Chapter 2
《燕赵悲歌》是一篇改革小说,与蒋子龙其他改革小说不同的是,描写的对象从城市转到了农村,从工业转到了农业。《燕赵悲歌》正面地反映了奔腾磅礴势不可挡的改革潮流,反映了在改革时代中国农村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农民空前富裕的社会现实,揭示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消费市场的最大潜力在农村而不在城市这一生活规律,反映了改革的必然性。
Chapter 3
作者简介:蒋子龙
蒋子龙,1958年8月参加工作,1972年3月入党,中专学历,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作为著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
2012年8月16日获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颁发的首届东方文豪奖。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经历使蒋子龙的作品具有高度精炼的优点,在他的短篇和中篇小说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矛盾冲突。他善于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与问题的关键,从而紧凑地展开,详略得当,结构严谨。他也擅长抓住人物的最有代表性的性格言行。蒋子龙是一个高明的故事讲述者,情节曲折、构思新颖、结构缜密、语言独特。他作品中多层次的艺术结构让读者在欣赏中体会其主题并产生共鸣,目的是催动读者精神上的觉醒,而不是用粉饰太平来哄骗读者。
出品: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