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顶约书|《红岩》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19-12-23 浏览:1795次

作者简介

罗广斌,四川人。中学时代,因为与一个家境贫穷的女同学恋爱,遭到封建地主家庭的反对,愤然出走,去昆明求学。为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编辑出版了诗集《囚歌》。与杨益言、刘德彬合写了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与杨益言合著长篇小说《红岩》。1962年调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创作员。“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杨益言,原籍四川省。曾在同济大学读书。因参加反对美蒋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被特务机关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在“文化大革命”中,杨益言被诬陷为“叛徒” “特务” “反革命” , 粉碎“四人帮”后,杨益言才彻底平反,后担任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业作家。

640.webp.jpg

(罗广斌)

640.webp (1).jpg

(杨益言)

内容简介

《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640.webp (2).jpg



书评



1.在人们的意识深处,说《红岩》是一部以历史叙事为目标的“小说”,反倒不如说《红岩》是一部关于人的信仰的启示录更为准确。小说《红岩》是极严格按照当时意识形态规范和已有的文学写作规范的要求与观念创作而成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


2.从‘顺叙’的方式来解读《红岩》,会发现在整个故事的设计和安排中,实际有一个组织、启发和指导的具体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


3.《红岩》是从“身体”入手,阐释在红色狂欢的受难姿态中“身体”的痛感如何成为一种信仰道义充斥的革命浪漫激情所替代。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翔宇


经典语录


1. 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时。她正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埋进心底。

2.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3.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抹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编辑:郭锶滢

出品: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相关栏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