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我校读书社带你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19-10-30
浏览:1558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领略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锻炼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10月20日上午,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的同学们在思政部指导老师带领下,前往福鼎“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柏洋和“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走访、重温习总书记扶贫思想社会实践调研。

第一站:畲韵飘香·美丽柏洋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全国闻名的致富明星村——柏洋村。
柏洋村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整齐的民宅,干净的街道,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是个贫困村。在社区服务中心讲解员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柏洋村的布局,给我们初来乍到的成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接着,我们走访了村中的乡村振兴展示馆,了解了柏洋村的村史,感受到柏洋村二十多年来的成长过程和致富方式。


柏洋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弘扬和传承“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和“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以坚持“五心”创建“五好”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核心,为共建美丽柏洋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我们在柏洋村内进行走访调查。柏洋村的面积虽小,但村内的活动场所却十分的丰富。不仅有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广场和职工书屋这类的文化学习场所,还有篮球场,健身器材和休闲长廊,供村民休闲健身。
我们采访了几位村民,从村民淳朴的话语以及脸上洋溢的笑容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现有生活的满意和对党和国家的感激。
幸福,和谐和奋斗,这是这个村子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脱贫致富的重要性。
第二站:中国扶贫第一村·魅力赤溪

下午,我们团队成员来到了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发现处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30年前的赤溪村是众人皆知的穷苦之地,我们看到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的脱贫力度、决心和信心。

历经十年的“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的“旅游+产业”扶贫的艰辛历程,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生态美村”。

第二天上午,读书社成员一起在赤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观看赤溪“成长史”。
大家对赤溪村跨越式发展赞叹不已,其中习主席视频连线赤溪村讲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这十六个字让我们大家尤为深刻,更加激发了我们学典范、悟发展、励斗志的精神动力。我们也将会把所见所闻所学到的知识,带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去。
随后,我们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研、走访了赤溪村的村民,村民们纷纷表示“若没有国家的扶持,就没有赤溪村的今天,感恩党带给我们的一切,是党带领我们一步步从贫穷走向富裕”。

如今,赤溪从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成长到“旅游富村”。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国家大力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村领导干部以身示范以及村民的主人翁精神。
柏洋、赤溪的脱贫成功,代表着“宁德模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成功实践,也成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一个典范。

实践结束返校后,有的成员进行微视频拍摄剪辑,有的制作ppt,有的写调研报告。用我们仅有能力给这些乡村振兴的村庄进行宣传。团队成员也都一致认为在校期间一定要学好本领,在未来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去做贡献。
在国家推进“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身为中国的一份子,扶贫工作自当义不容辞。扶贫先扶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知识与技能,在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引领下,带领更多的地区共同走出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