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0-09-10 浏览:2824次

每年的9月10日,除了是众所周知的“教师节”,还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死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每年都会给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带来痛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年有80多万人因自杀而死亡。这个数字相当于每40秒就有人死于自杀。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63%都患有精神障碍,是导致自杀的“头号杀手”。在各种精神障碍中,抑郁症被广泛认为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大概只有8%。

d009b3de9c82d1581e1aabad8f0a19d8bc3e4216.jpg

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病耻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患者如此低的就诊率。没有任何关于抑郁症的科普被纳入到我们的必修教育体系中,所以人们会倾向用已知的经验去联想和判断:把听起来的抑郁症的表现(情绪低落、失眠、不愿社交等)和由于性格内向、脆弱、想太多导致的负面情绪联系甚至画上等号。

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身边的人是否患有抑郁症?

1.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史一类复杂疾病,有生理易感基础,与后天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人体表现出的一系列“抑郁症状”的持续动态过程。

2.抑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1)情绪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人们对抑郁症有一点小小的误会,总以为抑郁症患者每天都是“难过”、“伤心”的,实则不然。对有些抑郁症患者,更准确的描述时:觉得空虚,毫无价值感。而“抑郁”的反义词也并非是“开心”,而是“有生命力”。“持续”状态就意味着,每天都是“空虚且无价值感”。

(2)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

我们问一个抑郁症患者,“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周末喜欢干什么?”典型的抑郁症患者会说:“我以前还去打球,现在提不起兴趣了,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而有些人说自己声泪俱下的对朋友哭诉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但是在别人说要出去吃好吃的时候,忽然两眼放光说“那家超好吃,我们一起去吧”。

(3)食欲激增或丧失,体重明显变化。

体重在一个月内超过5%的变化,然而有些抑郁症患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不会意识到自己体重真的有变化。

(4)睡眠出现问题,失眠或嗜睡。

很多人去看心理医生时,通常不会说“我抑郁了”,而常常会说,“我最近晚上失眠。”很多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而去看心理医生,反而会因为失眠去就医。失眠通常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很难入睡,第二个阶段是夜里会反复醒来,第三个阶段是早醒无法入睡,即可以正常入睡,但凌晨3、4点会醒来,清醒到天亮。

(5)行为发生改变

抑郁症患者往往行为会发生旁人可观察到的行为变化:行动和思维迟缓。例如,忽然变得邋遢,蓬头垢面等。以前很机灵的一个人,最近思维变得混乱。

(6)疲劳、没精神

抑郁症事实上也是一种身体的疾病,就像我们的了感冒会有感冒症状,发烧、流鼻涕等。得了抑郁症,身体也会发生改变,使人感到疲劳、没力气等。有一些抑郁患者一天睡十几个小时,仍然觉得疲惫。因此,我们认为抑郁症患者去锻炼、去交朋友、要坚强等等,这就像和一个骨折的病人说,加油,去跑步,你可以的,是同样的道理,不仅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反而会加深抑郁症患者自身的焦虑和病耻感。

(7)自我评价低,消极思维

这种消极的思维是不受控制的,没有人愿意消极思维,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会努力想要变得更积极,甚至会因为自己的“消极”而不断自责,这种自责对抑郁症患者没有帮助,反而会加重病情。也就是说,抑郁症也是身体里各种化学作用的结果,是抑郁症患者所不能控制的。

(8)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变现就像我们加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感觉是一样的。会感到大脑好像卡壳了一样,思绪无法连贯,会容易忘了自己刚才在想什么。

(9)有死亡的念头

死亡的念头会反复出现,当以上的症状都出现的时候,失去“生命力”,人很难再对生命有留恋和兴趣。

(10)持续两周以上

这个是关键的诊断标准。有时候我们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女性在生理期时,也会出现以上的症状,但是,倘若出现每天如此,持续时间超过两周,那么请一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抑郁症患者往往很聪明也很努力,他们常常在初期出现症状的时候咬牙坚持,认为自己只是矫情,挺一挺就过去了,他们甚至苛刻的要求自己像个健康人那样生活。但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的做法是:如果当你感到不适,请及早寻求专业的诊断和帮助。就像人口渴了要喝水,是骨折了要养伤,抑郁症作为一个生理和精神可见的疾病,它值得我们给它一剂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