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走进“诗画畲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未填 发布日期:2022-09-01 浏览:1095次

 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畲族文化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我们闽东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们闽东地区可以引以为荣的特色优势。畲族文化不仅是畲族人民自己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份宝贵财富。弘扬“闽东之光”,传播畲族文化,已成为当前闽东人民最重大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之一。


——习近平


       8月29日,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走进诗画畲村,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赴福安畲族村开展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12位学生在学院4位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穆云畲族乡溪塔村、竹州山村、后洋村调研畲村文化、产业特色、生态治理等情况,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拍摄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1.jpg第一站穆云畲族乡溪塔村

        穆云畲族乡溪塔村坐落于景色秀美的白云山下,是少数民族畲族村落。畲民在栽培刺葡萄过程中,为了节约耕地,因地制宜沿溪面用铁丝拉线搭架,让刺葡萄藤蔓交叉穿插,自然构起一条绵延几公里的葡萄沟奇特景观,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淙淙,别具一番情趣,被誉为“中国最美葡萄沟”。

实践队伍通过走访居民,咨询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溪塔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生态治村,旅游富村”的自然发展理念,深入挖掘会族特色文化,围绕“畲”字做好旅游文章,村容村貌具有民族特色,村里有畲药园,畲家酒坊等,到处融入畲族元素。


 溪塔村实践结束后学生们表示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学习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方法,看到了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幸福安康,和睦相处,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第二站竹州山村


社会实践队来到竹州山村,竹州山村位于福安穆云乡与周宁七步镇交界处的深山里,是福安市重要的革命老区基点村,素有闽东“畲族革命摇篮”之村。


在村长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聆听游击战争时期畲族同胞的抗战史,畲族英雄不屈不挠的抗战故事,参观革命烈士居住的住所,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悼念那些革命抗战英雄,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实践队员们通过重走红军路,深刻感受抗战时期畲族同胞们在高山峻岭,林密草深环境下的艰苦与不易。经过了解实地调研后,发挥专业技能为基地拍摄了全景影像,为后期进行VR红色展馆项目开发提供影像素材。



第三站潭头镇后洋村

        社会实践队来到潭头镇后洋村,一路稻穗金黄,秋茶绽绿,一幅丰收景象。后洋村是著名的老区基点村,土地革命时期,该村是福安西北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全村牺牲的革命烈士30多人。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三英纪念馆”,聆听闽东第一位开国将军陈挺、革命先烈詹如柏、詹嫩弟的英勇故事,深入了解后洋村红色文化,实践队员们利用洋村红色文化深厚的特点,就地设计拍摄宣传思路,用无人机航拍了全村场景画面,对“三英纪念馆”进行VR采集拍摄,为“红色展览馆”项目开发提供素材。

实践结束,队长何雨虹说,本次畲乡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在学校所收获不到的东西,经历的点点滴滴此时此刻仍然历历在目,无法用华丽硅藻的语言记录这一时光。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实践感受到了深深的国家情怀,不畏艰难险阻,英勇奋进的革命精神,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争做新时代有担当、有贡献的青少年,为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者、引领者而努力奋斗。




相关栏目